阿斯塔纳1月12日电 题:在哈萨克斯坦乡村感受“冬宰”文化
记者 单璐
极冷时节,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的平均气温已降至零下10摄氏度。在距皆门阿斯塔纳约60公里的萨列奥巴村,天刚蒙蒙亮,村民阿曼塔耶瓦一家依然劳顿起来。
四肢家里的女主东谈主,55岁的然娜正在厨房里忙着准备早餐。金黄的煎蛋、油光透亮的薄皮肉包、炖煮的牛肉,再加上克己的黄油和果酱,这顿至极丰盛的早餐不仅要填饱自家东谈主的肚子,还要给一大早就赶来的10多位亲一又邻居提供填塞热量,因为今天是家里“冬宰”的大日子。
每年10月至次年1月,是哈萨克斯坦公共进行“冬宰”的时节。尤其在乡村,领有牛、马、羊的家庭往往会顺序进行“冬宰”并欢迎亲一又邻居。群众在共同劳顿的历程中,共享活命点滴,衔接心扉。
在阿曼塔耶瓦家后院马厩,拴着一匹早早就被挑选出的4岁公马。经过3个月的悉心圈养,这匹马已膘肥体壮。
吃过早餐,男东谈主们准备好绳子和一副3米多高的铁架,赶着马来到后院。不一霎,几东谈主便协力将马放倒,马肉的分割责任在几位熟手的相助下环环相扣地张开。
张开剩余72%当地时辰1月11日,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,在距皆门阿斯塔纳约60公里的萨列奥巴村,村民阿曼塔耶瓦一家早早挑选出一匹膘肥体壮的马,邀请亲一又和邻居扫数襄理屠宰,以备冬季食用。图为东谈主们协力放倒马匹。 记者 单璐 摄
“哈萨克斯坦东谈主家里一般养三种马,分歧用于食用、比赛和骑乘。”伊斯兰姆是阿曼塔耶瓦家的邻居,亦然挑升请来的宰马熟手。他一边老到地用小刀分割马肉,一边向记者培植谈,“咱们惟一在入冬后才宰马,因为天冷了肉更容易保存,另一方面,马肉富含卵白质和维生素,能在漫长的冬季提供丰富的养分。”
切好的马肉很快被送进屋里。妇女们早已剥好大蒜、切好洋葱恭候。她们有的追究清洗马肠,有的追究切肉,有的追究腌制,群众在聊天的同期迅速地干着活,孩子们在一旁玩闹,东谈主们的笑声飘溢在房子的每个边缘。
当地时辰1月11日,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,在距皆门阿斯塔纳约60公里的萨列奥巴村,妇女们在切割马肉,准备制作传统菜肴。 记者 单璐 摄
“马腹部的脂肪厚度是量度马肉质料的关节。”邻居杜伊森别科夫向记者先容,“往时马腹部的脂肪能到4指厚,当前群众追求更健康的饲养与活命神色,马肉的脂肪少了,但东谈主们‘冬宰’的传统莫得编削。”
腌马肉、灌马肠……甩手上昼的责任,阿曼塔耶瓦一家依然准备好丰盛的午餐,主菜是哈萨克斯坦传统好意思食——马肉炖土豆。女主东谈主运行摆桌,客东谈主们不息入座,群众相互开着打趣,共享活命中的趣闻,谈着对本年的期待,享受这顿周折宝贵的好意思食。
当地时辰1月11日,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,在距皆门阿斯塔纳约60公里的萨列奥巴村,阿曼塔耶瓦一家在甩手“冬宰”后宴请亲一又和邻居。 记者 单璐 摄
“对咱们而言,‘冬宰’不仅是为了准备食品,更是一个衔接心扉、传承文化的活动。”然娜说,“在乡下,咱们的活命离不开亲一又和邻居的互帮互助,恰是这种不异让咱们的活命愈加幸福。”
天色渐晚,阿曼塔耶瓦家门前的炉火依旧柔顺,屋内的欢声笑语也未始停歇。完成终末一批马肉的惩办,群众带着主东谈主家分发的“冬肉”不息告别。主东谈主家送客至门口,东谈主们臆想着下次“冬宰”的时辰,互谈道贺,期待下一次的汇注。(完)
【剪辑:张乃月】 波胆·足球
发布于:北京市